中国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研究
作者: 李恩  日期:2012-06-01 来源 :吉林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生态农业 农民专业合作社 人与自然和谐 农村生态文化 
描述:进入21世纪,世界各地自然灾害频繁爆发,并且出现了几十年不遇的极端异常天气。这些异常情况,在我国也屡见不鲜。这些灾害性天气,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追求高增长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严重破坏。20世纪末,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绿色经典文库,在总序中吴国盛指出:“我国经济正处在高增长时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相当严重,环境状况不断恶化,但有关调查却显示,我国公众和学界的环境意识均非常欠缺。我们深感,弘扬绿色意识、倡导绿色观念、确立绿色伦理,是我们走向新世纪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文化工程,中国的绿色事业任重而道远。”可直到今天,在高速增长的过程中,追求财富的“企业家”们,对环境的关怀依然少见行动。一轮又一轮的自然灾害与恶劣气候,在反复地提示人们:要关爱地球,关爱自然,关爱万物。正如卡洛琳·麦茜特所描述,“有毒的废弃物、杀虫剂和除草剂,渗透到地下水、沼泽地、港湾和海洋里,污染着盖娅的循环系统。伐木者修剪盖娅的头发,于是热带雨林和北部古老的原始森林以惊人的速度在消失,植物和动物的物种每天都在灭绝。人类与地球之间迫切需要一种新的伙伴关系。”这是1990年环境关注者发出的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整个星球的呼声,然而直到20年后的今天,这个问题依然没有被真正地关注和重视。新一轮的自然报复行动再次提醒人们要重新审视追求财富增长的发展方式,让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2009年12月,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会议的中心议题就是如何解决现有经济增长(发展)方式给人类的生存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和造成的严重的生态危机。这种追求高增长的生产方式已经对自然和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空前的破坏,这种危机正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之后,我国农村建设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首先解决了十三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为世界的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我们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又必须对中国农村、农业和农民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因为“三农”问题将关乎着中国乃至世界未来发展走向和人类的可持续性。在世界环境危机、生态危机频繁爆发的今天,我们必须回归理性来寻找导致这些危机的根源。在理论与实践工作者们寻找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农业作为生态修复功能的产业时代已经终结,现在为了实现人类(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和部分土地稀缺的发达国家)的粮食安全,农业已经成为新的主要环境污染源,农业生产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寂静的春天》里所描述的景象既生动又深刻。美国五十年前所出现的危险景象正陆续发生在我国粮食主产区。过量施肥,滥用农药,大量喷洒除草剂,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显现,对人类的健康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这些对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如此严重的破坏来自于农民自我生存的需要,来自于西方科技文化的影响,也来自于农业农村落后现实的无奈。问题的解决,光靠技术进步无法实现,技术只能解决产量提高和资源利用效率问题,而无法解决如何利用资源和如何复活自然的问题;问题的解决,光靠农民自身也是无法实现的,因为农民作为不完善的市场经济行为主体无法自觉地关注人类的持续发展而放弃现有的生活方式,进而寻找存在极大风险的新的生存出路;问题的解决,光靠经济的方式也无法实现,经济的目标只关注利益,当一项新的选择没有更多的利益出现时,“理性”经济人不会选择这项新事物。所有这一切都需跳出传统的单向解决问题的思路,用更深层次的方式来寻求解决之道。而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将为所有这一切问题的解决提供全新的思路和途径。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将包括导引方向的精神文化、秩序规范的制度文化和具体实践的物质文化。在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过程中,既要坚持马克思人与自然本质统一的和谐思想,又要发挥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存智慧,同时也要借鉴西方保护自然的环境伦理。并将马克思批判文化、中华传统主动适应文化和西方解决问题文化结合起来,建立起更具综合性的全新生态文化思想与发展战略,在理论与实践统合中努力前行,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 生态文化就是人类按照生态规律而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的内容。当前我国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物质生态文化扭曲、制度生态文化建设缺失、精神生态文化建设空白。针对这些问题,结合生态文化建设的本质内涵,提出我国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路径及出路:将发展生态农业作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选择,生态农业可以实现资源、环境、效率、效益兼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或综合农协)作为完善农村制度建设的有效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既实现了创建初期的经济功能,更起到了农村社会大发展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文化作为农村文化发展的终极目标,只有全体成员懂得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的精神,才能真正发挥建设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保证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建设中国农村生态文化,还要国家实行与这些路径相配套的保障措施才能确保其实现。确保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国家责任,缩小城乡差距;培养塑造生态化农民,保障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主体的自觉行动;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由家庭向自然地建设生态文化;追求文化自觉,保障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最终实现;协同推进新农村建设,优化农村综合环境是吸引优秀人才逆向流动的必然选择,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对于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福利是一个有效选择。 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不是单一的经济研究可解,也不是单一的社会学研究可解,既不是单一的金融学研究可解,也不是单一的管理学可解,既不是单一的技术进步可解,也不是单一的哲学思维可解,必须将农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研究。而农村生态文化作为一项包括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次内容的建设,可以涵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视域,作为一项系统研究,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初步给出了我国农村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路径选择。
中国农业伦理问题研究
作者: 方金  日期:2007-11-20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农业政策伦理 农业环境与资源伦理 农业伦理 伦理型农业体系 农产品生产与交易伦理 
描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政策有了很大调整,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产品的生产和交易空前繁荣,农业新技术日新月异,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然而,在这些重大变化的同时,农业领域以及农产品生产与交易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生物技术运用的风险性、农药的滥用、化肥的过度使用、毒大米事件、农业技术的垄断、农产品交易中的歧视、农民的社会、经济和制度地位以及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管理问题、生态问题,更是伦理问题。这些伦理问题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农村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环境保护和农业资源管理以及这些目标之间的平衡尤为重要,如果解决不好不仅会影响到农产品消费者的利益,影响到农业生物技术的研发和正确应用,影响到农业资源的保护、农产品的质量,而且会最终影响到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利益和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必须通过反省和行动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利用一般规范伦理学和经济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的有关分析工具,从伦理学的角度尝试来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在阐释现代农业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从整体上分析了我国农业问题的伦理内涵;其次,从历史和制度伦理学的角度探讨我国农业政策中伦理问题及其解决措施;从生态伦理学角度研究了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从农产品角色和利益相关者分析入手和经济与商业管理伦理学的角度探讨农产品生产与交易过程中的伦理问题,并就伦理型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交易战略的构建进行了研究。最后,对我国更加公正和合乎伦理的农业体系构建提出了初步设想。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1.界定了农业伦理问题的涵义,并指出我国农业伦理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当前农业伦理问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以及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本文认为:农业伦理问题有两个涵义,一是指农业领域中所出现的各种道德伦理现象,包括粮食伦理与安全问题、农业资源伦理问题、农产品生产和交易伦理问题、农业技术伦理和农业政策伦理问题等等;二是指调节农业领域中上述问题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和道德意识等的总和,即对农业伦理问题进行规范的问题。研究这些伦理问题对于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农民收入的持续提高和农村的文明与繁荣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2.在重新审视现代农业的本质特征和进一步认识我国现阶段农业特点的基础上阐释了我国农业问题的伦理内涵,指出我国农业问题本质上应该是伦理问题:首先,农业是一种文化,它具有文化的性质,保护传统农业文化是重要的社会伦理责任;其次,农业的根本目的是使人类免于饥饿和营养不良,提高人类的体质水平和健康水平;第三,当前农业发展过程遇到的一些热点问题也都蕴含着伦理的性质;第四,中国农业的生产与经营实际上起着农民或农村社会福利的作用。 3.运用制度伦理学的有关分析工具,对我国三农政策构建、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伦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1)提高三农政策主体的伦理水平,树立正确政策伦理观;深刻认识农业地位和农民权利,增强政策主体的伦理责任和伦理意识;形成以人为本、公正的三农政策伦理价值核心。(2)加强三农政策制定过程的伦理导向,实现政策过程伦理化:提高三农期望,重视农民参与,加强政策信息管理,促使三农政策回归公共性、民主性和信息公开化;建立三农政策执行的利益整合机制,整合三农政策相关者利益。(3)按照制度伦理要求,还我国农民平等的国民待遇。(4)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更加公正的农地产权制度。 4.运用环境伦理学的有关分析工具,从农业以及现代农业发展对我国农业环境与资源造成的压力入手,对农业与农业环境与资源的伦理价值进行了重新认识,提出了我国农业环境保护和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伦理原则和行为规范。(1)农业具有粮食安全、环境生态、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等伦理价值: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不仅为提高农产品品质提供保证,同时也是提高农作物产品数量的环境保证;农业半野生生境对农作物及其半野生生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于人类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农业环境也具有很重要的人文价值;农业资源自身具有不依赖于人类利益取舍的价值,它既对农业生产、对于人类有价值,它更是整个生态体系的一部分,更对整个生态体系平衡的维护、可持续性存在以及自身可持续性产生工具性价值。(2)我国农业环境保护和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主要依据:资源共同性、生态保护性、社会公正性、责任层次性、经济发展性、发展知识性等伦理原则;主要遵循尊重自然、适度发展、保护环境、洁净生产、绿色消费等伦理行为规范。 5.在阐述农产品、农产品生产与交易伦理内涵的基础上,运用经济或商业伦理的有关分析工具对农产品生产与交易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的道德责任、存在的不道德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据此提出了农产品生产与交易的伦理原则,并就伦理型农产品生产与交易战略制定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1)农产品生产与交易过程中存在农业资源浪费严重、忽视农产品的安全性、农业生产资料滥用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农业技术强制使用、农产品交易缺乏公平性、农产品质量欺骗、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败德行为等不道德现象;(2)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有:环境伦理、经济伦理、产权伦理意识淡薄,过分地追求利润,信息不对称,不良政策导向:(3)应遵循的原则:全球共有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环境资源伦理准则,粮食安全性、权益公平等等政策(制度)伦理准则,自由平等交易、诚实不欺和消费者自我保护等商业伦理准则。(4)伦理型农产品生产与交易战略的宗旨是消除饥饿、保证健康、提高福利、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命是以合乎法律和伦理的方式,为社会提供充足的、安全的、有竞争力的、能增进社会福利水平的农产品或农业服务;战略立足点是公平地对待各利益相关者,实现企业可持续性生存和发展。战略体系:信誉战略、伦理型产品战略、伦理型生产战略、伦理型组织战略、伦理型竞争战略、伦理型营销战略等。 6.在以上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我国更加公正和合乎伦理的农业体系的构想。(1)更加公正和合乎伦理的我国农业体系的目标:提高全民福利、保护农业环境、维护农村公平。(2)更加公正和合乎伦理的我国农业体系应包括合乎伦理的价值体系、生产体系、交易体系、产业化组织体系和支撑体系。(3)更加公正和合乎伦理的我国农业体系应建立正义民主的决策机制、忠实灵活的执行机制、严谨客观的评估机制等运行机制。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学观点的研究
作者: 左小航  日期:2007-04-01 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现代价值 天人合一 天人二分 传统 科学发展观 生态伦理 
描述:生态伦理学(ecological ethics)作为一门着重研究生态价值和人类对待生态应抱什么样的道德态度的应用伦理学科,初步形成于20世纪中期,70年代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至今已是一门受到世界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并被纳入联合国重大会议讨论的热门学科。可以这样说,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推动了生态伦理学的形成。 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迫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我们的自然观和生态观,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寻找解决生态问题的良策。因此,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就成为当前生态伦理学研究的热点,其中有许多极有价值的思想值得我们去研究并加以借鉴。世界文明古国创造的伟大文明,惟独华夏文明独存,其他的文明都衰落了、消失了。这里的原因很复杂,但华夏农业文明中由于有生态文明的光辉,得以使这一农业文明延续下来,的确是毋庸质疑的。我们不妨将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文明看作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得以延续的道德力量,是华夏农业文明的奇葩。 本文从逻辑和历史、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思维原则出发,对“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中所蕴涵的生态伦理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梳理、诠释和剖析,对比研究了西方文化的“缺陷”和东方文化的“优势”,研究的落脚点是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观的现代价值。本文认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应建立自己的生态伦理观基础,即人与自然相对的和谐、协调进化的生态自然观;科学理性和价值理性互补的生态价值观;物质满足和人文关怀相契合的生态实践观。只有这样才能支撑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摆脱传统的工业主义的现代化影响,才能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树立健全的思想,指导中国解决发展实践中的各种难题。可以说,中国传统以“天人合一”为典型象征的生态伦理思想对于人类向新的绿色文明转向的重要价值,不仅在于其哲学的、伦理的精神层面的合理思想,还在于其一脉相承的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和实践层面的合理指导和启迪,在当代条件下这些优秀的传统生态思想经过合理的发展以后,必将指导人们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协调、持续、健康的发展。
《礼记》经济伦理思想浅析
作者: 胡乐凯  日期:2011-12-01 来源 :浙江财经学院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启示 分配伦理、交换伦理 生产伦理 消费伦理 礼记 义利关系 
描述:本文从经济伦理角度对《礼记》这一重要的儒家经典进行了认真的解读,对它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旨在通过研究《礼记》一书,探讨《礼记》的经济伦理思想,从而彰显其在经济伦理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及对当今生产、生活的启示。 本文对《礼记》经济伦理思想的探讨主要从义利关系、生产伦理、分配伦理、和交换伦理及消费伦理等层面进行挖掘。在对《礼记》经济伦理思想研究的历史进行回顾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礼记》中蕴含的财富观和义利观。《礼记》认为:“义者,天下之制也;报者,天下之利也”。同时考察义利之辨的源起以及传统儒家的义利观。《礼记》主张“与民同利”,“与民共财”,只有民富,才是国家真正的富,富民观也体现了民本思想,民之得失聚散,直接关系到并且最终决定了国家的存亡,民为国本、富民为先。其次,概述了《礼记》的生产伦理思想。《礼记》中的生产伦理观是“以农为本”与“劳作有时”。《礼记》提出了“德者本也”的生产必要条件。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折射着人与社会的关系,《礼记》强调可持续生产观,重视自然资源的保护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持生产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强调要遵循自然客观规律,“取物以时”,注重按时节特征安排生产和生活,实现社会秩序和谐与自然秩序和谐的统一。对农业的重视培养了中华民族勤劳的品格。再次,分析了《礼记》的分配伦理思想与交换伦理思想。分配中强调要“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小”;交换中强调“诚”的观念和互惠的原则,对商业伦理形成有重要作用。最后对《礼记》中注重节俭的消费伦理思想进行了分析。《礼记》中蕴含的经济伦理思想对当今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启示。《礼记》中的重义轻利的思想对市场经济社会正确处理义利关系提供了指导;其生产伦理思想对我们实现可持续生产及保护当今的自然环境具有借鉴意义;《礼记》的分配、交换伦理思想中的互惠与诚信伦理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礼记》中以节俭为主的消费伦理思想对当今的消费行为也有指导意义。对《礼记》经济伦理思想的全面梳理,在理论上深化了对《礼记》的研究,在实践上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 1 2
Rss订阅